21.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相邻两项工作的部分时间参数如下图(时间单位:天),此两项工作的间隔时间(LAGi)是(B)天。
A.0 B.1 C.2 D.3
【解析】当工作只有一项紧后工作时,工作的时间间隔=工作的自由时差,即两项工作的间隔时间=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14-13=1。
22.某招标工程的招标控制价为1.6亿,某投标人报价为1.55亿,经修正计算性错误后以1.45亿的报价中标,则该承包人的报价河动率为(A)。
A.9.3759% B.3.125% C.9.355% D.9.677%
【解析】报价浮动率=(招标控制价-中标价)/招标控制价=(1.6-1.45)/1.6=9.375%。
23.下列施工管理措施中,属于组织措施的是(A)。
A.编制成本控制计划,确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B.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
C.对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
D.选择适合于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合同结构模式
【解析】B属于技术措施。C属于经济描施。D属于合同措施。
24.下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中,在投标报价时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的是(B)。
A.企业管理费 B.社会保险费 C.机械使用费 D.其他项目费
【解析】社会保险费属于规费,规费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25.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暂列金额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已签约合同价中的暂列金额由承包人掌握使用
B.暂列金额不得用于招标人给出暂估价的材料采购
C.暂列金额不得用于施工可能发生的现场签证费用
D.发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做出支付后,如有剩余归发包人所有
【解析】暂列金额是指建设单位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工程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工程设备、服务的采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工程价款调整以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确认等的费用。已签约合同价中的暂列金额由发包人掌握使用,发包人按照合同的规定作出支付后,如有剩余,则暂列金额余额归发包人所有。
26.发包方将建设工程项目合理划分标段后,将各标段分别发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并与之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此发承包模式属于(B)。
A.施工总承包 B.平行发承包 C.施工总承包管理 D.设计施工总承包
【解析】施工平行发承包,又称为分别发承包,是指发包方,将其施工任务分别发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各个施工单位分别与发包方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27.关于施工机械设备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机械设备选型应首先考虑经济性,其次是适应性和可靠性
B.机械设备选择主要是选型,性能参数不作为选择依据
C.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可根据工作需要操作同类机械
D.要明确机械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在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解析】
A项,: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使用上安全、操作上方便的原则进行。
B项,主要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和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C项,应贯彻“待证上岗和“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8.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关键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一个网络计划可能有几条关键线路
B.在网络计划执行中,关键线路始终不会改变
C.关键线路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短的线路
D.关键线路上的工作总时差为零
【解析】
B在网络计划执行中,关键线路有可能转移。
C关键线路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D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线路上的工作总时差为零。
29.某施工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国家消防设计规范变化导致出现费用偏差,从偏差产生原因来看属于(A)。
A.设计原因 B.施工原因 C.业主原因 D.客观原因
【解析】由设计原因、设计漏项、设计标准变化、图纸提供不及时等造成费用偏差属于客观原因。
30.编制材料满耗定额时,材料消耗量包括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C)。
A.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B.从供应地运输到施工现场及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C.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D.从供应地运输到施工现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解析】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31.按造价形成划分,脚手架工程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中的(A)。
A.措施项目费 B.规费 C.其他项目费 D.分部分项工程费
【解析】按造价形成划分,措施项目费包含: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期施工增加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工程定位复测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
32.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白灰、珍珠岩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最适宜的存放方式是(B)。
A.表面临时固化 B.入库密封 C.搭设草帘屏障 D.用密目式安全网遮盖
【解析】易飞扬材料入库密闭存放或覆盖存放。如水泥、白灰、珍珠岩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入库存放。
3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体系构成,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应急预案属于(B)。
A.专项施工方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危大工程预案
【解析】专项应急预乘是针对具体事故类别(如基统开挖、脚手架拆除等事故)、危险源应急保障而制订的计划或方案。
34.某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时间单位:天),计算工期是(C)天。
A.8 B.9 C.10 D.11
【解析】双代号网络图中,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的线为关键线路,持续时间之和即为计算工期,计算工期=3+5+2=10。
35.在合同环境中,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是(D)。
A.向项目监理机构证明所完成工程满足设计和验收标准要求
B.向业主证明施工单位资质满足突成工程项目的要求
C.向项目监理机构证明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D.向业主证明施工单位具有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上的能力
【解析】在合同环境中,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向建设单位(业主)证明施工单位具有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上的能力,保证全都施工是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中完成的,从而取得建设单位(主)的信任。
36.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发包人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承包人有权解除合同,发包人应承担(A)。
A.由此增加的费用并支付承包人合理的利润
B.由此加的费用,但不包括利润
C.承包人已订购但未支付的材料费用
D.由此支出的直接成本,不包括管理费
【解析】发包人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承包人有权解除合同,发包人应承担由增加的费用,并支付承包人合理的利润。
37.下列工程质量事故中,属于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是(D)。
A.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而失准引起的质量事故
B.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力引起的质量事故
C.设备事故导致连带发生的质量事故
D.采用了不适宜的施工工艺引发的质量事故
【解析】AB项属于管理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C属于其他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38.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总体结构,属于运行要求的内容是(A)。
A.应急准备和响应
B.持续改进
C.试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
D.绩效测量和监视
【解析】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总体结构,属于运行要求的内容是运行策划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
39.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关于合同进度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监理人应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说明并报发包人
B.监理人不能直接向承包人作出修订合同进度计划的指示
C.监理人无需获得发包人的同意,可以直接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批复修订的合同进度计划
D.实际进度与合同进度不符时,承包人应提交修订合同进度计划申请报告等资料,报监理人审批
【解析】
A项,承包人应按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内容和期限,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说明报送监理人。
BC项,监理人也可以直接向承包人作出修订合同进度计划的指示,承包人应按该指示修订合同进度计划,报监理人审批,监理人应在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期限内批复理人在批复前应获得发包人同意。
40.下列项目施工质量成本中,属于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的是(B)。
A编写施工项目质量工作计划发生的费用
B.根据业主要求进行的特殊质量检测试验的费用
C.例行的重要工序试验、检验的费用
D.为运行质量体系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
【解析】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依据合同要求向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包括采用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以及检测试验和评定的费用。